威远银花山庄
联系我们
联系人:前台电话
电话:0832-8857333
传真:0832-8857333
邮箱:920282436@qq.com
地址:四川省威远县两河镇相合村四社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动态 > 内江威远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奇观

内江威远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奇观

  • 2012/12/24 22:40:58
 
简  介


  900余平方公里的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奇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威远、荣县、仁寿、资中四县交界地带。奇特的方山台地,植被茂盛、林海茫茫;奇异的峡谷坑道,呈现地表断裂、遗迹斑斑;奇谜的山势水系,拓展出众多的山脉河流;奇幻的地质地貌,犹如盆地南部一颗明珠。八、九十座古寨矗立深山近800年,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让人痴迷忘返;向家寨东麓围子湾宋代古墓群,气势磅礴;富含高密度负氧离子的高山古寨,是城市人群度假休闲的世外桃源。

威远俩母山

威远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 奇甲天下


  所谓穹窿,穹:上拱、凸现、突兀;窿:坑道,凹陷,沟谷。穹窿地貌多以方山、台地、不规则桌面山、峡道、沟谷、坑道为主,貌似“凹凸”二字。
  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在众多县志地质地理中被称为:威远穹窿背斜、荣威穹窿背斜、资威穹窿背斜等。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东起观音岩(资中、威远交界处),西至荣县双古镇,北起仁寿县天鹅乡,南至威远县庆卫镇。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24公里,总面积901.98平方公里,高出盆地300—500米,其间峡谷深切,岩石裸露,崖悬壁绝,深宽为3:1,如鬼斧神工所为;方山突兀,边垂壁绝,顶平地沃,高出沟谷300—500米,似天铸地造所成;构造型的天坑,上大下小,一落千尺,如陨石撞击之迹。
  俩母山的穹窿地质地貌,形成年代久远,面积广阔,地貌奇特,在中国甚至世界地理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书载:四川盆地,早属海域,与太平洋为一体。海盆与陆盆曾多次交替,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盆地周边群山凸起,中心下陷(而南部俩母山区域又向上隆起),形成内陆湖。在重庆巫山的东、西两侧,受海水的冲击侵蚀以及内陆湖水的外溢等多种地质、气候条件作用下,切穿巫山于200万年以前才形成了而今的长江三峡,内陆湖水得以外溢。随着长江三峡口的逐渐深切,盆地湖水下降,使得形成于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地质专家称:燕山运动时期)的俩母山周边古地质岩石才逐渐显露出水面,成为而今的穹窿地质地貌奇观。
  900余平方公里的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是构造型的,而不是后天的风化、水蚀型的。它与湖南省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广东省的丹霞山地貌、安徽省黄山的花岗岩地貌、河南省云台山的构造剥蚀地貌、四川省兴文的天坑溶洞石林地貌、云南省的石林喀斯特地貌等浑然不一。它没有大山大川,更没有大江大河;它山高但不尖,沟深却无水。由于地质构造形成早,且长久被海水或湖水淹没,出露水面的时间短。历经雨水冲刷,岩石裸露,沟谷断裂深切,沟壁悬绝,沟底平缓,曲向各异,沟深100—300米,宽50—100米不等。山多以方山平顶(又名桌面山)为主,而又层层叠叠,层叠之间的相对高度20—50米不等,它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尖顶山、“V”形沟截然不同。
  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的中心区域为方圆100平方公里的台地,它西起两河镇向家寨,南止新场镇青峰寨,东源连界镇五堡墩,北止连界镇政府,高出盆地300—500米,周边为内旋呈逆时针转向,而外旋呈顺时针转向的沟谷曲展。这奇特的外貌,反映出地壳早期变化的特殊内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中有峡(沟)谷58条,其中南向33条,北向10条,东向7条,西向8条,如:连界镇的象鼻山沟、纸厂沟,两河镇的嗡水槽沟、盘家沟,越溪镇的蓝厂沟、关马沟等都非常奇特。最为壮观的观英滩镇新隆场大峡谷,西起于威钢、东止于铺子湾镇,主峡谷全长52公里,其间峡谷深切曲展,形态各异,似一线天,如人工渠,山回水转,水断山逸,迷奇难究,古怪非凡,史称穹窿小三峡,可与长江大三峡媲美。地貌中有方山台地200多块,其中上1000亩的方山台地,如:两河镇的向家寨、雷家寨、宜新寨,越溪镇的高顶寨、凤凰寨、青峰寨,连界镇的白牛寨等。这些山顶部平坦起伏较小,四周悬崖绝壁,地质岩石裸露,其中以俩母山舍身崖多段地质岩石裸露,垂悬千尺最为壮观。


群山之祖 众水之源


  俩母山位于威远县越溪镇俩母山村,海拔835米,两峰并立,南大北小,形似母女,相依相偎,秀丽婀娜。
  俩母山主山脉似“∽”形,横置东西,走向南北。独立的山脉水系拓展于沱江与岷江之间,西止于井研县周坡镇玉皇顶,东止于两江交汇处的泸州市,面积近20000平方公里。俩母山脉是威远、荣县、井研、仁寿、资中、内江、自贡的祖山;是威远清溪河、越溪河,荣县旭水河、中溪河,井研泥溪河,五通茫溪河,仁寿通江河、清水河,资中渔溪河、罗泉河,自贡乌龙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俩母山东主脉经天心桥上青峰寨,分两脉走向:东主脉以东的支脉过威远县新场镇牛颈坳止于宝溪河与清溪河交汇处的两河口;东主脉以南的支脉经威远县越溪镇狗公石再分为二:南向过卡房店止于清溪河、荣县旭水河交汇处的自贡市贡井区;西向上石牛山又分三支,拓展出釜溪河和越溪河,分别汇于沱江和岷江,止于两江交汇处的泸州市。
  俩母山西主脉经向家寨过五个坡,分两脉走向:西主脉以东过连界镇经资中县、威远县的交界处观音岩,向宋家铺、内江市、自贡市方向拓展,止于自贡市釜溪河和沱江河交汇处的富顺县;西主脉以北经三叉公路过仁寿天鹅乡,再分二脉:北向延展至资中县罗泉河和仁寿县清水河的交汇地;西向经汪洋镇雨峰山、五里埂、松峰乡至井研县周坡镇玉皇顶,止于五通区泥溪河以东、仁寿县通江河以南。


筑山为寨 风情万种


  方山台地本属地球演化过程中内动力构造形成,后经人工筑门、建墙、修路、削壁,造房,以安居隐蔽防御外患之用,尔后称为山寨(寨实为砦字,读Zhai音)。此寨为一方百姓抗击外侵、躲避战乱功不可没,但也为少数昼伏夜出、占山为王的土匪强盗所利用。
  穹窿地区的山寨多数形成于南宋时期,少数完善于明末清初。
  南北宋时,蒙古成吉思汗一度东进西扩,南侵北占,疆域广阔,曾达欧亚大陆。其中南侵多次,达100多年。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兼重庆府,为组织抗击元朝蒙军南侵,而在资州(资中县)、嘉定(乐山市)、泸州等地备战,“广求意见,广用人才”,“因山而垒、或州县治所、或屯兵积粮”,“以山城山寨为屏障,形成坚固的防御体系”,先后胜战36次,重创蒙古骑兵。其中,合川的钓鱼城,金堂的云顶寨,合江的神臂城,因蒙军几十年上百次攻占不下,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出名。而俩母山穹窿地貌属资州、嘉州辖区内,正置山城防御体系范围修建的众多山寨。
  威远县两河镇的向家寨近7000亩面积内,南宋抗蒙时所设立的衙门,内城、城墙、8道寨门、战壕、“公局界”(审判案件、宰杀人头之地)、碑林等仍遗留至今。向家寨东麓宋代古墓群4座,占地1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墓柱、墓室属仿木石质,且浅刻浮雕,有仕女图像、花卉、龙头相对等图案栩栩如生,保存较完好。
  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吴三桂奉清廷之命进剿四川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政权之时,追剿中部分起义军据向家寨、高顶寨为营,与清军相持恶战半年之久,终因军困山寨,弹尽粮绝而全军覆没。清朝中期,红灯教、白莲教等农民起义军也在两寨风靡一时。
  与向家寨100米之隔的高顶寨,海拔760米,森林植被全覆盖。春季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盛夏凉风徐徐,无酷暑之热;秋色红叶迷人,松涛令人心醉;寒冬白雪皑皑,冰柱遍野。清朝时,皇室御医孙静阳受封赏赐后隐居此寨,修缮了3道寨门,并修建别墅山庄,内设房舍、书楼、冷亭、鱼池等。
  穹窿地貌近1000平方公里以内,筑有寨门、寨墙的山寨有80-90座,仅俩母山周边近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筑有山寨近30座。而今多数山寨无人居住,森林植被全部覆盖,人迹稀少。原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首席主办廖先贵、原成都市旅游局设计规划处处长王文才经过近十次实地踏察后认为:“......古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坚固险要程度,保护完整程度居全川第一。古寨风情乃蜀中第一古寨名胜”。


母山祖山 美丽传说


  俩母山,“母”在何意,名于何时?一直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或阴阳地质学者的不解之谜。
  相传远古,人类繁衍之初,湖盆地中所显露的俩母山周边,妖魔盛行,祸及人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令弟子娘女二人下凡蜀地,定居此山,修仙炼道,除妖治魔,安抚百姓。久之,母女相继去世,自冢成仙化作两山相依而立,显灵显圣。尔后,人们为敬重山神,建庙宇殿堂,塑俩母神像,俩母山由此而名满蜀州。尤其在观音庙会时,烧香膜拜,游山观景者络绎不绝。
  又传,诸葛亮进战四川统一蜀地后,在考察地质矿山时,见俩母山两峰相依,气势非凡,周边低下,山脉延展,水源始发,统领诸山,雄霸一方,而感叹“此乃祖山也!”。尔后,在“铁山”(今连界镇威钢)、“铧铁嘴”(今荣县附城镇铁厂村)等地冶铁铸造兵器。
  再传,西汉时成都崇州鹤鸣山(鹄鸣山)张道陵(又名张天师,道教创始人),云游天下,踏察穹窿地貌时,所见高山盆地地形地貌奇特,山头多以平顶为主,而又层层叠叠,山脉延展有序,沟谷水流旋转,中心部位略圆无谷,多方山台地,当足及俩母山顶时,赞叹到“母山也!”。
  仁寿县志中载:“百里来龙两母分,蜿蜒飞架半天云”;“压尽陵州百万峰,巍然两母在云中”。威远县新场镇清风寨,清末秀才吴绍游诗:游登俩母山,四川正干龙江沱二水夹送至泸州,中间唯此山独秀。诗曰:“上至陵州第一峰,双尖特秀半凌空,中分二水江沱壮,总领诸山世界雄。风月无边排大小,乾坤并屹列西东。遥遥俩母参天日,照透鸡冠顶上红”。(注:仁寿,古为陵州),将俩母山的地理位置及其雄壮伟大,描绘得如此尽粹。
 

景观独特 历史悠久


  俩母山 两峰并立,娘母山海拔835米,女儿山海拔830米,南大北小,相距50米。娘母山顶部面积800余平方米,四周悬崖绝壁,在相对高度100余米仅筑有一条三曲九拐的通天路,到顶途中筑有寨门一道,寨门上有观察洞、射击孔等。身临其境,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
  山顶观景 在山顶环顾四周,两环山脊、峡谷,天然盆景,尽收眼底,堪称一绝。东眺五堡奇墩,白牛嬉戏船湖;西赏古寨风情,游人眷留生态;南望石牛奔海,凤凰欲展穹窿;北闻龙石下江,天鹅横贯西东。
  圣水池 顶部南面凿有10平方米的水池一个,终年半满,旱不涸,雨不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从何来?令游客猜测无数。此水内服外搽有消肿疗疾之功效,在民间广为传颂为“圣水”。
  舍身岩 岩石外凸且悬垂于千尺之上,惊险无比。
  打儿洞 位于俩母殿下,悬崖绝壁处有一石洞,投石求子,妙趣横生。
  古石壁 位于俩母山寨墙之下,上亿年的古老岩石,遗迹斑斑。
  阴阳线 在山顶部,位东面,于农历每月上旬,当漫天星空之晨时,观东方阴阳线或晨昏线,只见南北一道亮线,缓缓从东而来,又徐徐向西而去。亮线未到之处,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四季篝烟 俩母山周边,在晴天的早晨或雨过天晴时分,篝烟四起,似云似雾或似烟,变幻无穷。
  雾簇俩母 冬季,雾簇俩母山,似天似地,难以分辨,犹如天上人间。
  遥观金顶 当早晚时分,晴空万里之时,直视峨眉山金顶,时而金光四射,时而隐匿无光。
  寺 庙 山顶部中央建有一寺,名曰:峨顶寺,供奉着西方三圣等十余尊佛像;寺前建有俩母庙一座,供奉着俩母山神大仙,此庙为穹窿地貌中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山神庙。山下建有佛教庙一座,庙堂后壁岩石上刻有六龛石雕佛像62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此为典型的唐代岩摩造像。
  千百年来,俩母山寺庙的神气被周边的信众所谟拜,有求必应,上至成都、下至重庆,享有盛誉。每逢观音庙会时,或游山观景,或求神拜佛,或诵经念佛,万众蜂拥,络绎不绝。2002年被省、市宗教局核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八大胜景 两寨一山,胜景举目皆是:天池甘露、五梅争艳、铁门云封、鸡冠烟雨、柜岩晚霞、香炉残月、半边钟鼓、嗡水琴声等。
  向家寨、高顶寨 两寨相隔于盘家沟,海拔760米,总面积近12000亩,两寨高出沟谷250米,周边悬垂百余米,90%的森林覆盖率,原始植被丰厚,野生动物繁衍。向家寨东麓围子湾宋代古墓群,气势磅礴。有两个构造型天坑,形状犹如陨石撞击所为,甚是壮观!


中国114黄页   商贸通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