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越溪非物质遗产牛灯舞!
客服中心
威远越溪牛灯舞”的第六代传承人吴双林
2012-8-12 14:36:35


 

  灯舞

人物简介
  吴双林
  吴双林,52 岁,“威远越溪牛灯舞”的第六代传承人。2006年,他和越溪镇文化站站长曹顺清组建了第一支专业牛灯舞表演队。
  2006年2月,参加威远县首届民间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2009年4月参加内江市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表演,获优秀奖。2009年6月走向成都,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演出获得好评,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 年 6 月 16日,“越溪牛灯舞”被选为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开幕式节目,也是四川省唯一节目,组委会为“威远牛灯舞”颁发了最高荣誉奖——“精粹奖”,演出道具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11年6月,参加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银奖。2011年,春节参加北京地坛公园庙会。
  “威远牛灯舞”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获得了最高荣誉奖——精粹奖。
  吴双林四处筹资,用了3个月时间,一砖一瓦建起了“越溪牛灯舞展览馆”。
    越溪镇,地处威远,距威远县城40公里,距内江城区88公里。从内江城区出发,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来到越溪镇吉祥村。村里一栋现代式的玻璃建筑显得尤为注目,木式小桥连接亭台院坝、落地式的大型窗户空透明净。
  “这是越溪牛灯舞传承人吴双林所在的村子,那就是他的家。”越溪镇副镇长雷自立用手一指,“这个玻璃房子就是吴双林一手打造的越溪牛灯舞展览馆。”


自筹15万 亲手建“越溪牛灯舞”展览馆


  初见“威远越溪牛灯舞”传承人吴双林,他热情地为大家泡茶,“这是我在坡上去采摘的薄荷叶,纯天然的,好喝得很。”
  “当我被确定为越溪牛灯舞的传承人之后,我就一直琢磨着总得为牛灯舞做点什么吧。”于是,吴双林四处筹资,用15万建起了“越溪牛灯舞展览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亲手盖的,用了3个月时间。”
  说着,吴双林迫不及待地带我们参观展览馆。展览馆虽小,但密密麻麻地陈列了“越溪牛灯舞”的所有辉煌,有奖状、奖杯,还有形象逼真的牛头等道具。


发光之路 牛灯舞闪耀中国农民艺术节


  2006年,吴双林和越溪镇文化站站长曹顺清组建了第一支专业牛灯舞表演队。专业队伍的组建,开始让小小的牛灯舞,走向了大大的梦想舞台。正如吴双林的女婿曹杨所说,“我们有一个梦想,希望我们这个家族,我们这个村子,可以让‘牛灯舞’走得更高更远,我们也有一个‘国际梦’。”
  “ 一千年,一万年,牛和祖先结了缘;我给牛儿一把草,牛儿为我来犁田。”这是2010年6月,“威远牛灯舞”在由国家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的唱词,他们表演的节目获得了最高荣誉奖——精粹奖。
  2010年5月1日,吴双林收到了在开幕式表演的邀请函。“接到通知要去北京演出后,我当时除了兴奋,就是紧张,好几天都没睡好觉,就在想到时要表演些啥内容。”
  “为录制到最逼真的牛儿叫声,找了十几个农民,一一学牛叫,终于录制到了最满意的效果。”
  到北京之后,演出人员与34摄氏度的烈日高温“战斗”。从6月14日下午2点排练到晚上12点,再从第二天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多,渴了喝矿泉水,累了吃盒饭和方便面,两天的强化训练没有人叫一句苦和累。整整两天的强化训练,吴双林因中暑而拉肚子,浑身乏力无劲,吃药休息片刻后,又继续投入紧张地排练中。
  吴双林说,表演者都是村里的农民,没一个人会说正宗的普通话,大家合计了一下,管他听不听得懂,就说四川话。
  事实证明,吴双林的决定是对的,“四川话”让牛灯舞保持了浓郁的川味,并最终获得了艺术节最高荣誉奖——精粹奖。
 

发展困惑 “越溪牛灯舞”的断代之困


  内江市国家二级编导李远辉曾经为“越溪牛灯舞”创作《牛灯舞》词曲,对于牛灯舞表演队,他感受最深的是“单一”。“编剧、作曲、导演、舞蹈等环节都严重断层,锣齐鼓不齐时常发生,节目单一,表演形式也较单一,现在发展举步维艰,要想发展,创新才是生存之道。”
  “‘牛灯舞’表演者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的思想稍微固执一点,不愿接受现代元素,传承方式落后,传承内容不规范。”雷自立说,这是“牛灯舞”传承难的一项重要原因。
  “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越溪牛灯舞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越溪镇党委副书记唐勇说,主要表现就在于“继承断代”。
  “社会流行文化的介入,电视高新娱乐的网盖,使得年轻一代,不屑于学习‘下里巴人’的民间文艺,从而使牛灯舞发展面临窘境。”唐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困境所在。
  听到这话,今年31岁的曹杨有些不乐意了,“我不也是年轻人么,我就热爱牛灯舞。什么叫断代?我们家有的是男人,我们这个家族都十分热衷牛灯舞表演,怎么可能会没人继承?”
  “‘断代’不是针对你们家而言,而是针对这项非遗文化本身,再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就很有可能无法继续传承下去,到时该多可惜啊。”一旁的雷自立笑了,“我建议你们应该‘走出去’,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项传统文化,让宝贵的非遗文化得以持续传承才是硬道理。”

历史起源 从“牛儿灯”到“牛灯舞”


  “威远越溪牛灯舞”起源于唐朝,发源于越溪镇俩母山下,其前身为“越溪牛儿灯”。
  在传统农耕时代,农民劳作之余,就用农具作道具,模仿耕牛的动作自娱自乐。吴双林说,到清朝中期,俩母山下的村民逐渐将“牛儿灯”演化成了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广泛流传于越溪及周边山区农村。
  “人们以放牧、农耕为题材,仿照牛的各种动作加以提炼,冠以唱山歌、吹笛、下棋、说好话、耕牛、劝架、戏牛、牛打架、吃草滚澡等动作,配上自编的不同风格锣鼓打击乐,以生动活泼的动作展现放牛娃的聪明、滑稽,牛的憨厚。”吴双林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演绎乡村农耕文明的“牛儿灯”从田间地头登上了表演舞台。吴双林说,“也是从那时开始,牛儿灯才变成了牛灯舞。”
  近几年来,“牛灯舞”逐步演化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草根艺术,其表演也更具观赏性、娱乐性。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邓丹 实习生高小英 摄影报道